一、专业(领域)简介及研究方向
本学位点以我国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为牵引,开展高端工程装备设计制造中的关键技术研究,培养先进工程装备领域急需的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才。涵盖的一级学科机械工程是湖南省重点学科,于1956年开始为交通行业培养机械工程技术人员,1979年招收本科生,2001年获得“机械设计及理论”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机械电子工程”和“车辆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现有研究生导师72人,均具有博士学位,其中国家级人才2名,省部级人才14名,教授18名。拥有“工程车辆安全性设计与可靠性技术”“机械装备高性能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等2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及“工程装备智能检测与控制技术”湖南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先进装备与智能制造技术”等4个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
本学位点在车辆主被动安全技术、极端环境特种机器人、大型工程装备可靠性设计、核心基础零部件高效精密制造等方面,开展基础理论探索和工程应用研究,形成了以“机电装备高性能设计制造”为标志的鲜明学科特色。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项,近年来,获得部省级科技奖励12项,科研成果转让20余项,发表论文50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220余项,出版专著6部。主持获得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序号  | 
研究方向  | 
1  | 
机械装备高性能制造  | 
2  | 
机电装备智能检测与控制  | 
3  | 
工程装备动力学与可靠性技术  | 
4  | 
车辆智能控制与安全技术  | 
5  | 
先进工程材料及成型制造  | 
二、培养目标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立足国家制造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机械、材料、自动化、电子与计算机应用等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具有本学科系统的专业知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扎实肯干的科研作风和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掌握机电系统分析与设计、汽车安全技术、现代设计方法、机电液系统建模与控制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具有较强的科研开发能力和解决与本领域相关的重要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在科学研究或专门工程技术工作中具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能够从事机械、汽车、电力、交通等行业的技术和管理。
三、培养方式
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培养方式。全日制研究生实行全脱产学习方式,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在职不脱产的学习方式,但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得少于6个月。
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1个校内导师,1个校外社会实践部门的导师。导师指导贯穿整个培养环节,其中校内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的业务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校外实践部门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四、学制与学分
1.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6年。
2.课程学习时间原则上为一年。学位论文研究、撰写及答辩的时间要求不少于1年。学习成绩和科研情况表现特别优秀的硕士生,可申请半年或一年提前毕业。
3.最低学分要求如下。
总学分  | 
课程总学分(26学分)  | 
必修培养环节学分(10学分)  | 
学位论文学分(34学分)  | 
学位基础课  | 
选修 课程  | 
专业 实践  | 
学术活动  | 
开题 报告  | 
学位论文  | 
公共 基础课  | 
专业 基础课  | 
75  | 
5  | 
12  | 
9  | 
6  | 
2  | 
2  | 
34  | 
第二课堂≥ 5学分  | 
 
注:学生至少获得第二课堂5学分方可毕业。第二课堂学分认定见《问鼎在线研究生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办法》。其中,体育和美育类课程一共2学分,劳动教育(含社会实践)1学分,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0.5学分,形势与政策0.5学分,入学与毕业教育0.5学分,就业指导与心理健康教育0.5学分。
五、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开课 时间  | 
备注  | 
学位基础课  | 
公共 基础 课  | 
G1211001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2  | 
Ⅱ  | 
必修5学分  | 
G121100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  | 
Ⅰ  | 
G1311003  | 
工程硕士英语  | 
2  | 
Ⅰ  | 
专业基础课  | 
G1011002  | 
数理统计  | 
2  | 
I  | 
至少选12学分  | 
G1011004  | 
最优化方法  | 
2  | 
I  | 
G1011005  | 
数学物理方程  | 
2  | 
I  | 
G1011006  | 
随机过程  | 
2  | 
I  | 
G1011007  | 
高等工程数学(必修)  | 
3  | 
Ⅰ  | 
Z0311001  | 
现代控制理论  | 
2  | 
I  | 
Z0311002  | 
机电系统分析与设计  | 
2  | 
I  | 
Z0311003  | 
工程测试与信号分析  | 
2  | 
Ⅱ  | 
Z0311004  | 
有限元分析及应用  | 
2  | 
I  | 
Z0311005  | 
汽车高等动力学  | 
2  | 
I  | 
Z0311006  | 
先进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  | 
2  | 
I  | 
Z0311007  | 
现代摩擦学理论及抗磨技术  | 
2  | 
Ⅱ  | 
选修课程  | 
专业选修课  | 
Z0312001  | 
增材制造工艺与装备  | 
2  | 
Ⅱ  | 
至少选9学分  | 
Z0312002  | 
机电液系统建模与控制技术  | 
2  | 
I  | 
Z0312003  | 
汽车碰撞安全技术  | 
2  | 
I  | 
Z0312004  | 
现代设计方法及应用  | 
2  | 
Ⅱ  | 
Z0312005  | 
机械系统动力学  | 
2  | 
Ⅱ  | 
Z0312006  | 
现代表征测试技术及应用  | 
2  | 
Ⅱ  | 
Z0312007  | 
汽车交通安全技术  | 
2  | 
I  | 
Z0312008  | 
新能源汽车技术  | 
2  | 
Ⅱ  | 
Z0312009  | 
机器人技术及应用  | 
2  | 
I  | 
Z0312010  | 
先进制造技术及应用  | 
2  | 
I  | 
Z0312011  | 
工程振动基础  | 
2  | 
I  | 
Z0312012  | 
机器学习  | 
2  | 
I  | 
Z0312013  | 
数字图像处理  | 
2  | 
Ⅱ  | 
Z0312014  | 
自动驾驶汽车决策与控制  | 
2  | 
I  | 
Z0312015  | 
智能制造技术前沿(企业专家讲授)  | 
1  | 
Ⅱ  | 
Z0312016  | 
数字化制造技术  | 
2  | 
Ⅱ  | 
职业素质课程  | 
G1212001  | 
工程伦理(必修)  | 
1  | 
Ⅱ  | 
G1312001  | 
英语口语  | 
2  | 
Ⅱ  | 
Y5012001  | 
学术论文写作与表达  | 
1  | 
Ⅰ/Ⅱ  | 
Y5012002  | 
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  | 
1  | 
Ⅰ/Ⅱ  | 
Y5012003  | 
《专利申请实务》  | 
1  | 
Ⅰ/Ⅱ  | 
第二课堂  | 
G1912500  | 
体育  | 
2  | 
Ⅰ/Ⅱ  | 
至少选2学分  | 
G1512500  | 
美育  | 
2  | 
Ⅰ/Ⅱ  | 
G1312500  | 
第二外语  | 
2  | 
Ⅰ/Ⅱ  | 
Y5012500  | 
劳动教育(社会实践)  | 
1  | 
Ⅰ/Ⅱ  | 
必修  | 
Y5012501  | 
入学与毕业教育  | 
0.5  | 
Ⅰ/Ⅵ  | 
Y5012502  | 
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  | 
0.5  | 
Ⅰ/Ⅱ  | 
Y5012503  | 
形势与政策  | 
0.5  | 
Ⅰ/Ⅱ  | 
Y5012504  | 
就业指导与心理健康  | 
0.5  | 
  | 
必修环节  | 
  | 
专业实践  | 
6  | 
  | 
  | 
  | 
学术活动  | 
2  | 
  | 
  | 
  | 
开题报告  | 
2  | 
  | 
  | 
  | 
  | 
  | 
  | 
  | 
  | 
  | 
  | 
  | 
 
注:1.英语实行免修申请制度。
2.同等学力及跨学科报考的硕士生根据研究方向补修本学科本科骨干课程2门,补修课程不列入培养计划,不计学分,由导师和学院负责检查和审核。
六、必修环节及要求
1.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计2学分。
硕士研究生必须调研、查阅中外文献,了解本行业国内外研究进展,确定研究内容,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包括选题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主要研究内容、拟采取的技术路线及研发方法、预期成果、进度安排等。要求查阅30篇以上中外文文献,其中外文文献所占比例不低于30%,写出不少于5000字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以行业技术发展与工程应用为主要内容,强调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的应用。开题报告由培养单位组织,除保密论文外,开题报告应公开进行,经专家组评审合格后可开展论文工作。开题报告时间应为第三学期10月份。
2.专业实践,计6学分。
专业实践是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教学和实践训练环节,是提高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实践环节包括校内实验教学、参与导师指定的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工程技术背景的课题研究,校外企事业单位或工程现场的实习实践等。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要求不少于半年的专业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不参加专业实践或未通过专业实践考核者,不得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提交专业实践计划,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实践环节完成后,填写专业实践考核表。
3.学术活动,计2学分。
硕士生应参加一定的学术活动。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应参加6次以上学术活动,其中本人应进行学术报告1次以上。每次学术活动要撰写总结报告,并将有关的书面材料交导师签字认可。学术活动内容包括:学术讲座,学术研讨会以及参加访问讲学等。
学术活动应设立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教育的专题活动制度,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精神、科学道德、学术规范、学术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传达国家与学校对学术不端行为处罚办法的相关规定。学院对硕士生的学术活动进行审核。
4.学位论文中期检查。
严格执行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制度,对中期检查不合格的研究生实行淘汰。在学位论文工作的中期,学院组织考核小组对研究生的学术能力、论文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工作态度和精力投入等进行全面考查。中期检查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除保密论文外,中期检查应公开进行。学位论文中期检查为第五学期10月份。对论文中期检查不通过者不能申请答辩。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型研究课题或工程实际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和应用价值。学位论文形式可采用应用技术研究、工程设计与研究、技术改造方案研究、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实际管理课题等形式。学位论文须独立完成,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可以在校内或相关企业完成,具体由导师和学生自主确定。
在学期间成果要求:严格按照《问鼎在线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标准》《问鼎在线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关于研究生学位申请人员获得科研成果的规定》及学位管理相关文件的要求执行。
学位论文要求:严格按照《问鼎在线学位论文撰写规范》《问鼎在线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实施细则》《问鼎在线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关于研究生学位申请人员获得科研成果的规定》的要求执行。
论文评审、答辩与学位授予:严格按照《问鼎在线学位授予工作条例》《问鼎在线学位授予标准》《问鼎在线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管理办法》《问鼎在线学位论文评审管理办法》的要求执行。
日期:2022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