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在线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的智能车车队在今年第十九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中斩获全国二等奖2项、全国三等奖1项、赛区一等奖2项、赛区二等奖2项、赛区三等奖1项。此外,车队在第二十六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中斩获全国一等奖、全国二等级和全国三等奖各1项。
第十九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获奖
奖项  | 
组别  | 
参赛学生  | 
指导老师  | 
全国二等奖 (华南赛区一等奖)  | 
模型组  | 
汤舟航,陈俊懿,李文达,刘轩烨,蔡李兵  | 
徐晓强,刘理  | 
全国二等奖 (华南赛区一等奖)  | 
室外ROS无人车赛  | 
何家兴,卢龙辉,唐远超,王斯渝  | 
徐晓强,胡宏伟  | 
全国三等奖 (华南赛区二等奖)  | 
李文达,陈俊懿,汤舟航,刘圣玲  | 
徐晓强,吕铎  | 
华南赛区二等奖  | 
电磁组  | 
何家兴,李良齐,沈垚  | 
刘文正,刘理  | 
华南赛区三等奖  | 
镜头组  | 
卢龙辉,胡柏彬,李婧仪  | 
罗晓飞,刘理  | 
第二十六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获奖
奖项  | 
组别  | 
参赛学生  | 
指导老师  | 
全国一等奖  | 
机器人应用赛(智能驾驶)  | 
王斯渝,何家兴,汤舟航  | 
胡宏伟,徐晓强  | 
全国二等奖  | 
沈垚,李良齐,申昊宇  | 
徐晓强,刘文正  | 
全国三等奖  | 
陈俊懿,李文达,蔡李兵  | 
徐晓强,刘理  | 
比赛简介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是以“立足培养、重在参与、鼓励探索、追求卓越”为指导思想,面向全国大学生开展的具有探索性的工程实践活动。竞赛融科学性、趣味性和观赏性为一体,鼓励大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提出、分析、设计、开发并研究智能汽车的机械结构、电子线路、运动控制和开发与调试工具等问题,激发大学生从事工程技术开发和科学研究探索的兴趣和潜能,倡导理论联系实际、求真务实的学风和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
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是国内首个提出在机器人及人工智能领域,将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有机结合的比赛。大赛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弘扬创新精神,助力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积极推动广大学生参与机器人、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实践、提高团队协作水平、培育创新创业精神。
竞赛回顾
1.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竞速组别
2024年7月15日-17日,第十九届智能汽车竞赛华南赛区(竞速组别)在海南省海口市海南大学举行比赛,车队队员通过校赛选拔,参加了模型组、电磁组、镜头组3个组别。3支队伍都发挥了自身的实力,积累了宝贵的现场参赛经验,最终取得了赛区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模型组晋级国赛。2024年8月20日-22日,总决赛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举行,模型组的队员们克服条件上的困难,沉着冷静,不断解决技术难题,与高水平队伍展开激烈切磋,取得了全国二等奖的好成绩。
    
   

华南赛区参赛队员合影
2.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室外赛组别
2024年12月7日-8日,第十九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室外赛全国总决赛在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工程大学举行,智能车车队的两支参赛队伍在课余时间全力投入,用实践检验真理,追求卓越,经过比赛激烈角逐,取得全国二等奖和全国三等奖各1项的优异成绩。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室外赛参赛队员合影
3. 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智能驾驶赛项
2024年8月17日-18日,第二十六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安徽合肥举办,车队三支参赛队伍不畏酷暑,整个暑期都在实验室反复调试和改进,与高水平队伍同台竞技,最终获得全国总决赛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充分展示了问鼎在线(中国)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素养。
                       

智能驾驶赛项国赛参赛队员合影
近年来,学校持续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高度重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智能车车队学科竞赛获奖是问鼎在线(中国)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充分展现。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设立智能车车队已有十余年历史,测控技术与仪器系老师负责车队组织和指导工作,车队实验室配备有赛道场地、学生工作室、相关软硬件设备如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焊台等,为学生开展竞赛提供了良好条件。期待智能车车队在未来的比赛中,队员们能够传承经验,收获成长,再接再厉,赢得更高荣誉。
              (文/图 徐晓强  一审/伍文广  二审/胡宏伟  三审/孔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