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所属领域(或研究方向):隧道与地下工程
科技成果名称:隧道衬砌结构隐伏质量缺陷精细化识别关键技术研究
成果简介:
u目前,国内外关于隧道衬砌结构隐伏质量缺陷识别暂停留在定性地判断(即有无),存在主观随意性大、检测准确率低,实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等问题,主要原因是缺乏与无损检测手段相匹配的信号分析方法。
u凌同华研究团队开发了可以有效识别和量化隧道衬砌结构隐伏质量缺陷的关键技术,实现了隧道衬砌结构隐伏质量缺陷的有效识别与精准定位,相关研究成果被中国公路学会评审专家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隧道无损检测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u本项目共产出科研论文3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项目成果获2020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成果展示:
    
   

图1 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图2 室内沙箱空洞模型试验
   
图3 室内沙箱空洞模型的三维可视化过程

图4 工程现场隧道衬砌结构质量缺陷检测

图5 工程现场部分检测结果
技术指标:
序号  | 
指标名称  | 
参数  | 
1  | 
模型试验隐伏空洞缺陷识别及量化尺寸  | 
≥10cm  | 
2  | 
模型试验隐伏裂缝缺陷识别尺寸  | 
≥5mm  | 
3  | 
模型试验隐伏空洞三维体积拟合率  | 
≥98.6%  | 
4  | 
隧道工程现场隐伏质量缺陷识别率  | 
≥94.88%  | 
5  | 
隧道工程现场隐伏质量缺陷量化精确度  | 
≥86.6%  | 
技术成熟度:产业化阶段
知识产权:
序号  | 
专利号  | 
专利名称  | 
状态  | 
1  | 
CN201210479016.6  | 
一种隧道施工期间周边位 移监控量测系统  | 
授权  | 
2  | 
CN201510407632.4  | 
一种高压富水特大断层软 弱角砾岩隧道的施工方法  | 
授权  | 
3  | 
CN201711439863.9  | 
一种生态景观挡墙  | 
授权  | 
4  | 
CN201910388443.5  | 
一种基于提升格式的探地雷达信号用小波基构造方法  | 
实审中  | 
5  | 
CN201810179914.7  | 
一种基于匹配追踪和小波变换的管片隐伏裂缝识别方法  | 
实审中  | 
6  | 
CN202110757003.X  | 
一种探地雷达隐伏裂缝偏移成像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  | 
实审中  | 
转化方式:合作开发
市场分析:
u该技术可用于隧道衬砌结构隐伏质量缺陷精准识别,能够显著提升我国隧道的建设质量和运维水平,为我国隧道工程的技术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u该技术还可应用于道路路面质量检测和城市地下管线检修工作中,能够有效提高探地雷达应用于各类工程中的识别准确率。
u该技术成果已在中铁南方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交隧道工程局、深圳地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得到成功应用,所开发的强干扰复杂环境条件下隧道衬砌结构隐伏质量精缺陷细化识别及其三维可视化关键技术,实现了对隧道衬砌结构隐伏质量缺陷从定性识别到精准定位和三维量化的质的飞跃,为企业累计间接新增利润约 24094 万元。
团队情况:
团队成员  | 
凌同华(团队负责人) 黄阜、徐泽沛、肖南、张亮、谷淡平、余彬、 何文超、华斐、刘贤俊、刘文俊  | 
项目联系人  | 
凌同华  | 
电子邮箱  | 
lingtonghua@163.com  |